核心思想:方向引领一生、有意识地生活
关注当下,从更宽阔的视角去理解我们的生活,让生活更有意识;进而慢慢了解自己想成为一个怎样的人,知道自己的“方向”,并为之而努力。
关注乡土
让孩子觉察到自己与社区、与土地与自然的联结,意识到对脚下土地的责任,了解传统中被人忽略的智慧,在与乡土的联结中获得生命的滋养。
朋辈关系
朋辈关系既是指义工和孩子之间的关系,也是指孩子与孩子之间的关系,还有义工与义工之间的关系,让义工和孩子通过生命之间的相互影响共同成长。一方面,通过平等的交流,学生在义工身上获得改变与成长的力量,而为了服务学生而学习,也激发了义工的成长动力;另一方面,通过小组合作,我们赋权每个学生解决组内的事情,促进相互的联结和沟通,构筑平等的朋辈关系。
自然教育
我们关注乡土,就必须是要“在场”的,所以,在灯塔计划的课堂上,孩子与义工,会走出课室,走出校门,让学习回归到乡土与自然上。自然教育让我们的细腻感情与自然的某些特性(平静与美丽、力量与庄严、神奇与壮观)交相呼应,和孩子一起走访乡间,探究如何让生态农耕、简约生活方式在乡间再一次生根发芽,体验观察如何种植、如何营生、如何解决垃圾问题……我们在这里看到的是一个活生生的世界。
在行动中学习
让孩子认识生活中的社区,了解社区的状况和存在的问题,针对社区中存在的问题开展尝试改变社区的行动,并针对在行动中引发出的问题开展有意义的学习,让孩子在改变社区的行动中觉察到自己是一个能为创造自己未来生活负责的生命个体。
戏剧教育
戏剧课程会从了解我们希望能够让学生自主的表达,但乡村的孩子却未必具有很强的表达能力,在语言限制的情况下,灯塔计划尝试运用戏剧手法来推动义工与学生一起思考。从自己的身体开始,通过一连串的暖身活动练习,引导学生用肢体、表情、声音、图画等等进行多元的表达,进一步发现身体可能性,回应被语言简化的生活。戏剧把生活中的细节以及生活的复杂性最大程度的呈现在孩子的面前,让他们能够看到生活的本来面貌。
大学生
观察社区状况、城乡发展 ,反思乡村教育、自身教育 ,在开放、安全的环境下营造倾听、信任与扶持并体验了个人行动与社会改变的关系。
乡村少年
在小组内积极表达观点,增强自信心与同理心。倾诉的对象从义工转到同伴,大量的社区访谈,与村民聊天甚至观点交锋,建立与社区的联结,并获得官方回应,对社区产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