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甘宁
性别:女
出生年月:1983年3月
个人简介
从03年开始接触NGO(公民社会),并关注到中国的乡村教育、环境开发与保护、城市中弱势人群等领域,深深被其要求平等、公正、赋权等吸引。"心怀理想,脚踏实地"是我的格言,因为我知道,NGO在中国的道路还要走很远很远,没有理想就不能坚持,没有实干就根本不会实现理想。相信NGO因有你有我而会走得更远更好!
教育背景
1999.9-2002.7 广州市第二中学
2002.9-2006.7 华南师范大学旅游管理系
2006.7-2007.4 法国安塞尔旅行社广州办事处
2007.4-2010.7 全职任灯塔计划秘书长
奖励、活动
社会活动及培训:
- 云南生物多样性与传统知识研究会(CBIK)实习生(05年7~10月)
- 华南师范大学校旅游协会创始人及会长(03年9月~05年1月)
- 青年实习生计划(06年2月-06年7月)(由PCD及北京NPO咨询中心举办)
- 灯塔计划秘书长(04年12月~至今)
2005年珠江三角洲地区公民社会能力建设研修班(由中山大学公民社会与发展研究中心举办)
2009年担任"黄埔公益领导力协力营"督导(由中山大学公民社会与发展研究中心举办)
2009年参加由香港中文大学公民社会研究中心举办的公民社会访问学人计划
技能特长
简介
时间:2003-9至2005-1
单位:华南师范大学旅游协会
职务:会长
简述:因自身对自助游的热爱;深感旅游并不只是走马观花,抱着提倡有深度及负责任的旅游模式的理想,于03年与同班的两个同学一起创立了校旅游协会,从组织建设到活动策划和执行,无不付出了巨大的心血。在任期间,组织起约200个会员,策划了广州特色一日游、从化石门国家级森林公园露营两日游、旅游讲座和第一届旅游文化月等等,并与中大、华工等10所高校创立了广东高校旅游协会联盟。
时间:2005-07-22至2005-10-11
单位:云南生物多样性与传统知识研究会(CBIK)
工作内容:负责关于生态旅游的游客和旅游经营者调查、媒体关于旅游评价的研究等。实习报告见http://www.learning.ngo.cn/activities/intern1/(中国ngo学习网)
时间:2003-07--2010.7
单位:灯塔计划
职务:义工&秘书长
内容:灯塔计划是一个关注乡村教育、组织城市大学生及在职人士利用假期到偏远地区的中小学开展义教活动及师资交流的民间义工团体。因为坚信教育可以为个人和社会创造更好的未来,同时教育不应该因为地区的差异而在质量上产生巨大的差距,灯塔计划抱着乡土认同、同伴教育和参与式的理念去服务去支持乡村教育。灯塔计划从01年至今已经组织了 2500多人次的义工到达广东粤西北12所中小学,服务了70000人次,服务时数达700000小时。
本人从03年加入灯塔计划,深受灯塔计划为义工提供的一系列培训的洗礼,先后多次到广东省肇庆市四会邓村中学、清远市连南县大麦山中学进行义教,其中最长一次历时一个月,十分了解灯塔下乡的模式和教研理念;04年12月开始负责灯塔计划秘书处的工作,包括在广州各大高校的宣传、招新、面试;义教的培训;下乡及日常事务等工作的策划、统筹和执行。 06年起,开始策划及组织一些与外界合作的项目,如与广东(创梦)狮子会开展为期6年的湖南麻岔中学夏令营活动;与迪卡侬基金会开展为期3年的"乡村学校体育发展项目",为当地的社区举办乡村运动会及为当地的中小学完善各种体育设施;与香港乐施会合作的"针对广州大学生的以乡村教育为主题的公众教育和志愿者活动项目";2010年与上海真爱梦想基金会合作的"梦想灯塔教练计划",派出200多名的志愿者奔赴全国16个地区对当地的老师开展为期三周的梦想课程培训。
关于未来:
在我的本科学习和灯塔义工的经历中,我深深地对现有的所谓"现代化"发展模式产生了质疑,什么是发展?乡村的发展只能是城市化吗?一个地方的发展一定需要农村发展的停滞或环境的恶化为代价吗?我相信发展是可以有更多选择的。我学习过可持续发展的理论,里面为我展开了一幅美妙的蓝图,但是,在现实中从消费链去影响发展,从国家评估体系去影响发展这些方式都未见太大成效,那我们还可以做些什么呢?从个人幸福的角度,从人类更好地生存的角度,我都希望我这一代及我的儿子那代人能有更好的生存环境和状态。我想教育就是能实现更好发展的最好的领域。我愿意用未来的职业生涯去投身于这个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