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老师就只能那样?| 2016年暑期灯塔教育创新【招募行动者】
发布日期:2016-03-15 12:47:43 作者: 已有 阅读过本文
自从当了老师
发现
一天两节课也很忙
应付领导家长一身伤
从早到晚眼中只有我的班
学生都不是省油的灯
德育处天天在扣分
卷面上的分更加是命根
天天坐在教室屁股都疼
最打不开的是脑洞
课本上的内容我却回答不了有什么用
两点一线找不到我的菜
周末只好我在宿舍叫外卖
可怜我只是个教书匠
以此为生,还是为此一生?
谁说老师就只能那样?

我们追求的是
滋养生命的教育
我们正在做的是
教育创新实践
我们关注的是
教师的个人成长和可持续发展
如果你想有一段不一样的体验
看看教育还能怎么样
看看教师还能怎么样
那么
你就是我们要找的人
主题探究课程,以乡土元素(如:肇庆桥头的腐竹、潮州凤凰山的茶叶、乡土的建筑、乡村社区的生活用水)为探究主题,以小组工作的方式从历史、科学、社会、经济、数学等多个角度探究该主题是如何影响孩子生活的,并且让孩子尝试开展改善社区的行动,将知识学习与乡村生活紧密相连。经常会有许多人学语文都说,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而人文课程,以阅读为切入点,注重孩子对文本中的情感的理解以及自身真实情感的表达,通过师生共读、整本阅读、电影赏析及讨论、戏剧、绘画等手法,在各种文本中探讨与“人”相关的各种主题,以全新的视角看待语文课程。语文,实为人文,当我们不再死记硬背,而是通过自身体验来感受真善美时,还会有“三怕”吗?
通过设计问题和任务,引导团队积极参与和体验,激发个人与团队的内在动力和创造性,引导团队进行高效的沟通与协作。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学生发现社区中的问题,通过学术课程的学习,解决问题,服务社区,注重反思,培养公民责任感。通过空间环境的设计,让学生在节律性的环境中潜移默化地学习。
2000年参与复兴学校创办,并任语文、英语等科任教师2003年加入中山大学公民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ICS)负责公益组织培训2008年起,关注乡村教师能力提升,并开展农村学校教研模式以及小学语文课程探索2014年至今,在河南信阳主持乡村教师俱乐部工作,开展乡土课程开发、语文课程、阅读课程的实践和研究工作,并通过巴林特小组、课程开发等方式推动教师个人成长以及教师共同体的形成目前主要关注:农村教师个人成长、语文与阅读课程创新以及乡土课程开发
灯塔计划秘书长,中山大学理论物理专业毕业
深入研究心理学、课程论、内家拳,广泛涉猎各种教育创新,曾任教中职学校
多年来参与开发灯塔教研,建立了属于灯塔自己的参与式课程体系,并主持灯塔教研培训和编写教研手册
灯塔计划教研总监,木棉剧团成员。华南师范大学数学专业毕业,曾多年任教高中数学,有一定教育探索积累广泛涉猎各种教育创新,曾深入学习应用戏剧、华德福教育,参与、编导多场应用戏剧演出
在职教师(不分学段、地域)
1.热爱教育,关注青少年成长
2.有强烈的个人成长需求,愿意尝试和改变
3.具有开拓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
4.能牺牲业余时间参与培训,下乡以及下乡后的各种学习和工作
5.认同灯塔计划的宗旨和理念
1.免费的相关创新教育的培训
2.系统自主课程的设计、实施体验
3.一个没有负担的充满欢乐和感动的充实而有意义的暑假
3.打开关于教育、关于人的成长的全新视角
4.体验与学生相处的另一种方式,从不同的角度看待、理解学生
5.一个互相信任、互相支持的教育同行团队
1.报名后参加面试
2.通过后参加4月30日-5月2日的封闭式团队培训,可自主参加5月-6月的选修培训
3.7月23日下乡,第一周为培训,其后开展夏令营实践至8月20日结束
4月22日24点
报名通道将关闭,逾期不再接受报名
渐渐地灯塔已成为了生活的一部分。她就像是一扇窗户,透过这扇窗户,我看见许多的人用心地将教育的理想落实到细节上,而这不断鼓舞着我。每一次与学生交流时的真诚尊重,每一次对自己教学工作的反思,每一次对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积极心态,这也许就是灯塔带给我的影响吧。灯塔让我明白每个人都是由他的经历组成,我们所看到的只是其中一面;灯塔让我见识生活的多种可能性,我们在不同的塔友身上看到期望的自己;灯塔让我看到在教育创新与实践道路上笃定信念,相伴前行的伙伴。“教育的理想是为了理想的教育”,不知终点在何方,所以灯塔路上,感谢有你。
1. 点击该推送的“阅读原文”
2. 认真填写报名问卷
3. 提交报名问卷后,我们会在一周内通过邮件或电话、短信联系您
扫描二维码,进入微信咨询群

官网网址:www.lighthouse.org.cn
新浪微博:@灯塔计划lighthous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