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塔简介
灯塔理念
灯塔历程
灯塔影像
灯塔族谱
合作伙伴
“灯塔计划”民间义教的坚持与守望
新闻动态
教育探讨
塔人分享
传媒报道
所获奖彰
高校义工项目
在职义工项目
乡村学校项目
城市社区项目
灯塔理事会
注册信息
组织章程
资料下载
灯塔义工
灯塔实习生
灯塔全职
联系方式
支持我们
信息反馈
一颗星可以驱走黑暗,一盏灯可以指引前路
灯塔计划
方向引领一生
有意识地生活
这个系列,小塔给大家带来灯塔16批各义教点下乡教研成果与未完成心愿,让老义工了解各义教点最新情况。大家多回“娘家”看看,也到隔壁点坐坐拜年吧!
莲花班义工带着学生去到莲花池旁边写生,花一个上午的时间仔细观察莲花、连夜、莲池,在老黄牛的陪伴中画出心目中的莲花。
学生回来后很开心,在日记中反映说这是他们长这么大以来第一次发现莲花这么美。
感触:放手、相信可能、相信学生的潜力。
乡土庙会对主线1的课程实践来说十分关键。
乡土庙会分为两部分:学生小组乡土作品+游园会。
(1)乡土作品展示:
以“木薯”、“莲花”和“花生”为主题,灵活运用乡土材料制作立体手抄报和手工工艺品。
木薯班的学生用木薯的根茎扎出了一个“木薯城堡”,莲花班用废纸板废塑料瓶做出了“废品莲花”,花生班用花生壳做了“花生之乡”的立体手抄报。
学生上台展示小组作品,进行演说拉票,每个小组有50张“灯塔币”的投票权。
(2)游园会:
游园会由九个小组九个游戏摊位组成。学生要通过小组讨论出游戏项目、游戏规则和游戏器材。
游戏摊位全部由学生自主设计并自主管理,义工在一旁协作,不干预讨论过程。游园会对学生独立思考和小组协作能力有很大促进。
(组名:追风小组,游戏2:弹珠闯关,规则:第一关用铁筷子夹住一个弹珠,20s内走2米,闯关成功即可选择继续闯第二关或者拿走一个灯塔币离开,第二关任务是1min内夹两个弹珠走3米,若第二关成功即可获得三个灯塔币,如果闯关失败,则连同第一关的一个灯塔币也没有。道具:弹珠、铁筷子。)
(组名:Happy-cycle,游戏8:错行,规则:用棍子通过轨道,不能触碰轨道,每人有三条人命,通过轨道则胜利,奖励两个灯塔币。道具:棍子,尼龙绳)
感触:义工与学生:真诚、理解、平等对话、一起学习、共同承担、协作者。
周日第二次社区集体备课。三班6个义工吐槽了小花生们一下午,辅导员之间也打开了心扉,聊学生聊社区调研聊下乡等等。
然后讨论决定让学生自己选,就坦白讲我们遇到什么难题,文化广场的议题做不下去,我们有3种选择:“重定议题、重选方向、按原来方向不变”,然后强调“无论学生的选择是什么,我们尊重他们的选择并一起承担责任。”所以决定暂停社区调研,临时增开两节反思总结课,QQ来上课,小乙、棉花糖、夏天和阿不入组。
课室分布由小岛型换成U字型,义工坐在学生旁边。
QQ首先回顾了社区调研已经开展的课程和行动,让学生说出他们的感受,学生就说:“我们是小孩,大人不相信我们,能力又不足,没钱,没说服力,没影响力,口才又不好,又没有伯乐。”这一大堆理由就是说他们肯定不能改变社区,什么都做不了。他们说这些时,我有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气愤。
义工走到U字形中间的空地上,跟他们分享我们在社区漫步、确定议题和第一次调研中的观察和感受,检讨了我们自己的不足,也指出他们存在的问题,说出我们的失望或者我们的期待。
棉花糖说到2组在超市那里的害怕、推诿、后悔和退缩,这是一次成长,成长中肯定存在这些问题,希望他们准备好。阿不就坦白讲他不熟悉社区调研的流程,他也是和学生一起去学习,重要的不是解决问题,而是思考的过程和团队合作的过程。我分享自己在确定议题时的失误,强调他们是冷坑人,要勇敢地做出尝试“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夏天就给学生打鸡血。明显感受到几个女生快哭了,解文也咬着牙,但建华全程都在笑(建华是老学员,总是认为上过去年的灯塔课程,比其他人都懂,但他对于课程的认识和他在小组的表现却并不理想),有几个女生甚至还在剪纸。
下课后QQ就说好心塞,真的对花生班很失望,感觉我们的苦口婆心没有很大作用。然后我们就说要不煽情点,学二班的辅导员用苦肉计。
第二节课开始,QQ说:“今天我不管喊上课啦,因为以前喊这句话是代表我准备好了,我知道要给你们讲什么,但这节课我不知道怎么办,没有准备好。”
然后她就很“生气”地指着黑板上罗列的一大堆理由,分享了她对于大人和小孩的理解:“大人是什么?大家觉得随着年纪增长而消失的是什么?人一旦上了年纪就会懂得羞耻,变得胆小,学会了装作没看到,装作没听到,虽然这叫做大人,但等你觉察时,成长已经停止了。年纪增长首先会消失的是勇气。我们不懂事,因为经验不足,所以不懂得害怕,也用不着因为不成熟就轻视这样的自己,用不着害怕会丢脸。我们只要照自己所想的放手去做,等到察觉到错误再重新来过,不会有事的,我们的脑筋足以承受这些柔软,我们年轻而且极为聪明,我们该挺起胸膛来,勇敢的大步向前。我们是小孩,所以我们可以足够勇敢地去尝试。”
这段话说的那叫经典啊!学生们安静下来,沉默,但是沉思。
QQ说:“我需要有人来帮忙,但不先说要帮忙什么,有人愿意吗?”解文和东文举手了。
QQ说:“把你们认为能做到的擦掉!”他们犹豫了一下,然后用手把那些理由都擦掉了。
他们站在那里,没有说一句话,但是我感受到他们的决心。QQ说:“能写下你们现在心里最想说的一句话吗?”解文写下“敢去做”,东文写下“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我们都被感动得快哭出来了。
小芬、画画、忠迅和信哥都站起来,说出了他们的感受和决心。小芬和画画的眼睛都哭红了。然后他们决定按照原来的方向不变,但3组要改成公厕问题。
3组的建议信是关于公厕收费的建议,1组和2组是关于垃圾处理的建议,两封建议信都交给了镇政府。
然后3个小组18个学生分成几队在文化广场、步行街和菜市场进行垃圾分类的宣传。
一开始镇政府的保安以为我们在游行,很着急地呵斥:“喂,你们在干什么?”解释之后,他笑着说:“这个事情很不错,早就应该宣传了。”
解文跟卖衣服的老板娘讲垃圾宣传时,老板娘还说他们宣传的方向不太对,垃圾分类连广州都没做好,在冷坑怎么搞得起来,应该跟镇政府讲要增设垃圾桶,要多派人回收垃圾。
平时内向的女生甚至敢于在步行街喊出垃圾宣传的标语。尽管他们一开始觉得有点难为情,但在行动之后他们觉得自己总算做了一点事情,有些自豪感,尤其在得到一些居民的赞扬之后。
感触:相信生命的可能,相信种子,相信岁月;关注—思考—行动—改变;持续学习的过程。
爱莲的图书其实不算少,据说有3万册,15批爱莲义工下乡时,心平基金会捐赠了400册精美的图书,当时义工帮忙归类图书和上架登记。
16批下乡第一周,才发现所谓的图书馆是窝在教学楼旁边临时搭建的一排铁皮屋,只有几扇窗户,排气扇作用不大,在里面待半个小时不到马上汗流浃背。从学生那也了解到平常学校的图书馆很少开放,学生主动去借阅图书也比较少。
今年,我们从心平基金会捐赠的400本图书中搬了270多本出来,另外开了一间教室作为阅览室,每天下午4点到5点是阅览室时间,但效果很一般。下乡结束,又把图书搬回铁皮屋锁起来,开学后学生反馈说图书馆还是没有开放。
希望爱莲点可以开设系列阅读课,可以针对爱中的铁皮图书馆学生管理有专门的培训,但对如何开设阅读课没有经验,如若有相关阅读课的经验介绍或是阅读活动指引等支持则更好。
心平基金会捐赠的图书在铁皮屋的利用率不高,据说爱莲中学要在教学楼增设图书馆,但目前进展如何并不清楚。相比于藏书于图书馆不如化书于教室,希望爱莲点可以尝试班班有个图书角,因此需要班级图书架和相当的优质图书。也期待老义工提供一些更好的建议。
开始于2001年3月
是一个立足广州面向乡村的义工活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