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星可以驱走黑暗,一盏灯可以指引前路
灯塔计划
方向引领一生
有意识地生活
大麦山是灯塔计划唯一的一个少数民族聚集的义教点,早晚温差大,早上起来学校周围的大山会被晨雾环绕,甚是美丽。
“各位同学早上好!大家可以叫我梁导,也可以叫我小明!”在前往秋游地点的车上,负责带我们班的导游在做自我介绍。而作为班主任的我正在跟学生兴奋地猜谜,在欢声笑语的间隙,隐隐约约听到他在给学生讲述某个故事,大概是在说一个山区里的初中生受到几个大学生感染,决定凭借自己的才能到大城市谋生的过程。故事未完,我心里微动了一下,这说的也许就是他自己吧。
“在这个城市,我和你相遇……”熟悉的歌声在车厢回荡起来,我仿佛遇到了一个霹雳,全身震悚起来,导游怎么会唱这首歌呢?“你是灯塔义工么?”我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惊喜,立即站起向他招手。他一脸愕然,然后干脆利落地回答:“不是!”那一瞬间,空气凝固了,我们都注视着对方,脑海里搜索着尘封的记忆。我走到他身边,端详着眼前的这个人,轻声问道:“你是哪里人?怎么会唱这首歌呢?”他看着我微笑了起来,原来我们很早就已认识。
那一年,永固中学重新设点,我作为带队义工在永固逗留了两周。小明就是那一期的学生。“怪不得,怪不得”,他像一个小孩子一样一脸懊恼地说着,原来刚上车时,他已经觉得我很眼熟,“燕青”这个名字也很熟悉。我们不禁相视而笑,为这份奇妙的缘分。
在这么特别的时间和地点遇上,我们都特别兴奋。接着,小明拿过麦克风大声跟学生说:“今天突然见到多年未见的燕青姐,我很高兴,很激动。当年就是灯塔义工让我选择了当导游的,我要高唱一曲送给我的燕青姐。”他还记得我给他们上的导游课,那一刻,我心中澎湃着激烈的情感,整个灵魂仿佛都在颤抖,却只能静静望着他,一句话也说不出。学生全部鼓起了掌,纷纷学小明的口吻叫我“燕青姐”、“燕青姐”,调皮又亲昵,完全忘了我是他们的班主任。路途上,学生对我们的故事很感兴趣,抢着让小明多讲一些义教的故事,还鼓动我和小明拍了许多张合照,都是一张张笑得合不拢嘴的相片。
自从那次重逢后,我们捡起断开了这么多年的联系,开始密切的音讯往来,小明的好消息不断传来:因为工作认真勤奋,当上了公司的经理;和几个朋友合作出唱片;找到一个合适的女孩,结了婚;买了房子,打算在广州定居……,最近一个好消息是——将要当爸爸了!
看着他一步一步地走近自己的梦想,听着他一个接一个的好消息,不仅为他高兴,更重要的是,于我而言,这是一个灯塔的孩子用五年的时间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踏实而坚定。
当年的义教已如烟云般消散,我一直以为回归到现实生活就不可能再与那个童话世界有所交集,可是这个孩子让我感觉到,只要坚持和努力,梦想总有实现的时候。我从来没有想过我们的课程、学生工作和活动会对孩子有多大的影响,也从来没有想过灯塔学生的未来是怎么样的,更不敢在现实中去一一探查。但是这个孩子清晰坚定地告诉我——《精彩世界》催生了他对外界的向往之情,《我是小导游》激发了他当导游的梦想,《梦想成真》坚定了他的信念。也许,在不经意间,我们已经在孩子的心里播下了一颗种子,等到春天来临的时候,种子就会随着细雨发芽成长,最终长成参天大树。
灯塔在自己的路上走了十年,她的孩子们也在踏实地走着,跬步而致远;她的光芒点亮着义工和孩子们的心,在黑暗的星空中,微光而弥久。
我们相信,方向引领一生。
第七批大麦山义工郭燕青(燕青)
2011年10月
大麦山也是灯塔历史悠久的义教点,照片中的小伙伴已经是灯塔大麦山第16批的义工伙伴了。
评述 第五批大麦山义工谭治婷(tingting)
灯塔义工与学生之间有着许多浪漫的故事,而这些偶遇似的情景与回应,足以让一个城里的大学生和一个乡村学生娓娓道来一辈子!十年前,灯塔以广东第一个从事推动山区教育发展,倡导教育地区平等,尊重乡土文化,注重朋辈教育的NGO出现在公众视野;十年来,她所收获的除了一批又一批乡村中学生;她还收获着一届又一届的高校学子。
虽然两群年轻的生命,对梦想有着执着的追求,但大家面对现实和环境的变迁,彼此担当彼此的压力,彼此分享着彼此的成长;平等与尊重,是教与受教的基石;爱,是生命影响生命的主题!感性地说,浪漫的灯塔有着刻骨铭心的回忆;理性地说,灯塔为每位即将投入社会的年轻人开了一堂活生生的公民教育课。
在这个数据走在前面,市场经济主导的社会;灯塔十年,用她所坚持的理念,用时间,用执着,默默地守护着教育这个宁静的港湾。为那扬帆启航的引领方向。十年灯塔,辉煌也好,迷惘也罢,让我们携手忘记背后,努力面前,向着那标杆直跑!
『灯塔时光机』栏目是灯塔微信订阅号的一个栏目,主要推送一些灯塔人在灯塔发生的小故事。我们认为教育理念的传达不能仅仅靠干巴巴的理论阐述,这些生动的小故事,也在某种角度呈现了灯塔的教育理念。
欢迎新老灯塔义工投稿,与大家分享你在灯塔的故事。
投稿至:365477502@qq.com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收听方向乐团: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