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星可以驱走黑暗,一盏灯可以指引前路
灯塔计划
方向引领一生
有意识地生活
小塔按:夏虫的故事,首先不是一个灯塔义工的故事,而是一个追寻自己内心,追问生活怎么过的故事。
今天是2014年12月29日,星期一,天气晴,闲散了一天。好久没有写日志的冲动了,今天下笔是因为整理邮箱的时候无意间看到了两年前的这封邮件,准确地说应该是大一暑假。
邮件是2012年发的,却说我过了2013年的考核,只是因为当时父母和一些师姐都在劝我不要去,理由大家懂的。于是只好推到来年。大一的整个5,6月我都在学习组和三下乡之间纠结,两边都想要的结果就是两边都折腾,那时我们筹款,募书,拟筹款公告,在宿舍义卖明信片,我还傻乎乎地把自己的素描放到网上要义卖,期末复习的时间自然被挤得少之又少。
隐隐感觉这是一片完全未知的世界,等待着我去开辟疆场。收到这封邮件是在六月的一个湿热午后,说实话,我也不知道到底自己说了什么做了什么,才让他们内心“安宁而愉悦”。不过上述的这些文字,却把我从复习周繁琐而复杂的高代题目里一下子拽脱出来,获得了短暂的,片刻的宁静,在一个瞬间抵达了更为宽广的天地。
我所谓的“追寻心之所向”,自然结局惨淡,变成老妈调侃我时信手拈来的好段子:"早让你别去动那个心思,你偏不听,当初要是听了,你的专业课也不会只60分。”大二上学期过得战战兢兢,想起大一一年的动荡挣扎,几近感慨。如今,娱乐圈儿文艺届动不动就拿“内心的梦想”这种词汇说事儿,把青年人的荷尔蒙扇成波涛抵到天灵盖,随他去吧就。陈诗哥不是说了吗:“年轻人就该有年轻人的样子,哪怕形式简朴一些,哪怕犯一些错误,也不失其青年的勇气和担当。”
不过呀,我到底没有豁达如此,总是要假以时日,经历不断的推倒重建、否定与自省,才敢稍微有些坦荡地说自己不后悔。老姚说:“我是现实的理想主义者,他们(学习组的朋友)却是理想的理想主义者,还是一群很有钱的理想主义者”,只是理想与现实哪有那么容易区分,就算真诚如强哥,怕是也很难在魔幻现实的中国大地上为乡村教育找到一个解法吧。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局限性,也即所谓的“框”。框外的人很难理解框内人的恐惧,纠结与悲伤。
大三那年做一个同性恋者的访谈,听他提及被人玩弄的感情,提及自己没有兴趣但却不愿辞掉的工作,喜欢心理学却又苦于没时间备考研究生,以及摊在眼前尚不满意的未来……当时只觉得他是在画地为牢,明明一两步就可以作出改变,何以怯懦至此。
现在看来我也不过是缺乏悲悯。我当然相信:每个人都必将从他所承受的事物里获得救赎,但这救赎的力量,以及那些为我们所恐惧的东西,终究需要我们独自去面对。
后来的我没有继续学习组,而是无心插柳地来到灯塔,这又是一群狐朋狗友的公益故事。
至今仍记得2013的暑假,每当夜幕漫天披洒下来,伙伴们眼看流星肆意划过,便有无数美好的触动。但最近我也在反思,是否对灯塔人的情感依恋超出了我本身对于支教的理念。我不否认,当年的自己还有很多心灵的坑洞需要填平,喜欢的人、看不惯的人,都是我自身向外的投射,是我无法接纳自己的部分,一个团队就在这样的互动场域中成长起来。只是到底年少轻狂,还缺少足够宽广平和的心境,那些让我感到无力和抓狂的学生,也被我或多或少地伤害。
看一个名字很山寨的偶像剧,LEO记者志在四方,相信想要去的地方一定能达到,也懂得有些事情只有年轻的时候做才会有趣。患自闭症的畅销作家许乐,喜欢写千篇一律的英雄救美与命中注定的悲惨离别,却突然有一天灵感枯竭。
Leo在采访大作家时,一遍一遍地问:你喜不喜欢你自己?没有回答,直到全剧的结束,在经历一次次的顿悟与释怀之后,许乐面对曾经抛弃他的生母,笑着说出:“喜欢,而且越来越喜欢“。尽管很多情节的衔接粗糙,这一刻仍然让我觉得格外温暖清澈。或许,只有当对所有已经发生的种种心悦诚服,才能喜欢自己,之后才是期待未来,悦纳他人。
去年年末,灯塔的一个学生发来短信:“现在我正在努力,带着我相信未来的信念和一颗感恩的心,走上你们曾走过的路,经历你们曾经历的大学生活,然后创造属于我的未来……”我回复:其实考什么大学读什么专业跟你的未来一点儿关系都没有呀,关键是要让自己变得厉害与有趣,哈哈。我想我还是会下乡,或许会犯一些错误,但有一些美好也在同时发生不是吗。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对,很多事情是因为有人相信,才会存在。
2014这一年多半囿于书斋,因为看的多是数学理工类的书,视野不免狭隘了许多,偶尔翻看一年前甚至两年前的文字,甚至会心生羡慕。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就是这几年我文学上的造诣丝毫没有进步啊哈哈。
不过话说回来,现在的我,也很难再像从前那样,不计后果一个猛子扎下去,把热情与精力耗在没有意义的追逐之中。这样看来我也算是有所成长了吧。站在2014的尾巴上,相比年少时的鲁莽,但愿现在的我能以一种不露锋芒的力道,为自己的梦想暗暗使劲儿。
最后,对自己也对大家说声新年快乐。
灯塔15批永固义工 夏虫
『思行π』栏目是灯塔微信订阅号的一个栏目,主要推送一些记录思考与行动者在教育与公益领域的相关文章。思行即思考与行动,π谐音于派,无限不循环小数,寓意思行派一直在路上。
欢迎每一位在教育与公益领域有思考有行动的小伙伴,投稿至365477502@qq.com
小塔会通过灯塔的微信订阅号对外推送,期待能够发生一些有趣积极的讨论与分享。
大家有任何好的想法都可以在微信留言给小塔呢,欢迎勾搭。